发展物流促进消费 流通主题投资暗涌
[ 时间:2014-11-21 08:05 点击: ]
3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会上,表示国务院将在“两会”后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国务院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于2005年召开),将是级别最高的一次。
物流行业承上启下
历史数据表明,过去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要素瓶颈明显,投资、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三驾马车中投资占GDP比重长期处于30%-40%,但随着各个产业快速发展,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递减,2011年投资拉动GDP增长5%。出口方面,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但在欧债危机影响下,2011年出口对GDP拉动为-0.5%。
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已由第一阶段的产能为王、第二阶段的注重销售和产品差异化,进入了目前供给相对过剩、需求有所不足的阶段。在此背景下“调结构、扩内需”成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扩大消费可以从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二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出台鼓励消费政策;三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消费成本。
当前,我国消费不振并非由于供给短缺、消费不足引起的,问题出在流通环节。整体来看,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流通则是中间环节。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快速增长,50%左右的高储蓄率,耐用消费品仍未饱和,部分消费领域空缺都预示着巨大消费潜力。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不仅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也决定了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
发展现代物流业迫在眉睫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含运输、仓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处理七大功能。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的物流效率综合指数世界排名第27位,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2010年我国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8%,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约占GDP10%左右,中国物流效率提升空间巨大。整体来看,我国物流处于发达国家80年代水平,发展现代物流业迫在眉睫。
物流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匹配。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万亿元,单位GDP对社会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3.2(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2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2005年的1:2.6提高了23%,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呈加速增长态势。但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中国物流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甚至略低于同期GDP平均增速,表明我国物流行业以低端物流为主,成长相对滞后,对GDP的贡献不断下滑。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99年的7.2%下降至2009年的6.8%。因此,当前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背景下,我国亟需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推动消费。
降低“四流”成本
所谓物流,一方面受商流(需求)驱动,另一方面也带动着资金流,三者则同时基于信息流而运行。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环节。其中,商流主要包括了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流程,制造业环节大部分集中于此。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渗透于商流的各个部分。降低我国流通成本,主要是降低“四流”成本。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商流方面,需降低物流企业交易费和谈判费,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物流方面,推广类似于“家电下乡”的渠道,着力发展冷链物流运输,积极发展专业化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信息流方面,关键是物联网技术运用,如果实现信息化覆盖下的现代流通体系,可减少流通领域50%左右的费用。资金流方面,主要针对流通上下游企业融资,加快资金的流动性。
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流通创造价值并分享利润。我国物流成本构成中,2009年运输费用占比达55.3%,保管费用占比32.8%,管理费用占比11.9%。根据《香港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的测算,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实行,能将存货量平均减少25%,将仓储和货运成本减少25%,将信息交流环节的成本削减20%。物流体系的发展,将可以节约20%-25%的物流成本,能够有效地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来源。
在物流产业链上,商品成交之前只有成本,没有利润。只有真正把产品出售给消费者,交易行为才会成立。一个企业赚10万元需要2万元的物流成本,而现代物流服务商通过提供更高效的物流组织服务或增值服务,只要花1万元,那么省下的1万元,就是物流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可以从中“分享”利润达成共赢。
关注流通主题投资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后中央会推出一系列扶持流通业发展的政策。目前,部分政策已经开始试点或执行。例如:税率方面营业税改增值税,大宗商品仓储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等。
流通会议召开将规范行业标准、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有望带动各部委的示范工程投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技术投资,有望推动物流设备、物流信息平台和物联网技术的直接需求,有利于农超对接和快递配送等行业发展。流通大会已经上升为主题投资,部分板块可能受此影响。
首先,掌握行业发展关键因素、拥有基础资源的仓储企业。涉及公司有中储股份(600787,股吧)、保税科技(600794,股吧);其次,具备雄厚资产实力,能够实现规模效应的运输企业。相关公司有铁龙物流(600125,股吧);然后从原始粗放过渡到高级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这类公司包括怡亚通、飞马国际(002210,股吧)、建发股份(600153,股吧);还有占据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流通环节的企业,例如农产品、航天信息(600271,股吧),以及零售环节异地复制能力强的企业,例如永辉超市(601933,股吧);此外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的快递公司,例如即将上市的中邮速递(EMS)和顺丰速递;最后冷链物流行业相关冷链设备制造商,例如烟台冰轮(000811,股吧)、大冷股份(000530,股吧)、中集集团(000039,股吧)和松芝股份(002454,股吧)等。
相关上市公司简介
中储股份(600787)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仓储物流企业,是目前行业中唯一拥有央企背景和全国业务的公司。中储股份主营仓储物流及物资经销业务,建立了遍布全国20多个省的仓储物流网络。庞大的仓储物流资源是公司核心要素,公司仓库共占地641万平方米,库房面积超过360万平方米,各类物流设备近1000台套,铁路专用线70多公里。仓储是物流的基础,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由于仓储重置成本高昂、资源性稀缺、地理位置重要,因此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仓储业务占地面积较大,受益于各地土地支持政策,仓储业和租赁业营业税税率高(5%),较大程度受益于增值税、营业税改革。
永辉超市(601933)
公司被国务院誉为中国“农改超”推广的典范,是中国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结合了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的特点。永辉拥有“专业买手”团队,生鲜研发中心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生鲜价格、生产周期等资讯,确保产品最优采购、适销对路。公司采取直接采购和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全国统采约占20%,直采约占76%,商品价格甚至低于农贸市场,永辉生鲜平均耗损仅有4%。公司积极推进物流中心建设,规模效应和跨区域复制优势有望逐步体现。
建发股份(600153)
中国最大商贸企业之一,立足海西,渠道发达。供应链和贸易盈利占公司半壁江山,公司供应链核心业务为7+2+1,即7项工业品、2项消费品和综合物流服务业务,2011年共实现营业额72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贸易额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3%。供应链管理业务盈利主要来自价差、利差、汇差和股权投资。公司市场网络逐步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张,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农产品等业务呈现良好态势。
铁龙物流(600125)
公司主营四方面业务:营口港(600317,股吧)沙鲅线货运、铁路特种集装箱物流、房地产销售和铁路旅客运输。中国目前铁路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占比仅2.6%,美国等铁路发达国家集装箱运输占比25%以上。铁路运输还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廉、经济辐射区域广的优势,多年来一直是大宗货物、大规模人流的有效运输工具。一般来说,双线铁路年最大运输能力是四车道一级公路的16倍,四车道高速公路的2-4倍。在运输成本高企的情况下,铁路运输将迎来较快发展。
怡亚通(002183)
中国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创始者和领军者。公司是专业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商,通过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形成囊括采购、物流、分销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广度供应链(采购、销售执行和仓储等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是公司目前最大业务,业务量占比超过80%,毛利占比为52%。同时该业务也是公司目前最为成功及成熟的模式。深度供应链业务是指公司从供应商采购货物后,将货物按客户的需求,配送到卖场、超市、门店等,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物流行业承上启下
历史数据表明,过去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要素瓶颈明显,投资、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三驾马车中投资占GDP比重长期处于30%-40%,但随着各个产业快速发展,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递减,2011年投资拉动GDP增长5%。出口方面,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但在欧债危机影响下,2011年出口对GDP拉动为-0.5%。
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已由第一阶段的产能为王、第二阶段的注重销售和产品差异化,进入了目前供给相对过剩、需求有所不足的阶段。在此背景下“调结构、扩内需”成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扩大消费可以从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二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出台鼓励消费政策;三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消费成本。
当前,我国消费不振并非由于供给短缺、消费不足引起的,问题出在流通环节。整体来看,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流通则是中间环节。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快速增长,50%左右的高储蓄率,耐用消费品仍未饱和,部分消费领域空缺都预示着巨大消费潜力。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不仅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也决定了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
发展现代物流业迫在眉睫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含运输、仓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处理七大功能。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的物流效率综合指数世界排名第27位,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2010年我国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8%,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约占GDP10%左右,中国物流效率提升空间巨大。整体来看,我国物流处于发达国家80年代水平,发展现代物流业迫在眉睫。
物流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匹配。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万亿元,单位GDP对社会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3.2(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2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2005年的1:2.6提高了23%,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呈加速增长态势。但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中国物流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甚至略低于同期GDP平均增速,表明我国物流行业以低端物流为主,成长相对滞后,对GDP的贡献不断下滑。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99年的7.2%下降至2009年的6.8%。因此,当前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背景下,我国亟需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推动消费。
降低“四流”成本
所谓物流,一方面受商流(需求)驱动,另一方面也带动着资金流,三者则同时基于信息流而运行。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环节。其中,商流主要包括了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流程,制造业环节大部分集中于此。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渗透于商流的各个部分。降低我国流通成本,主要是降低“四流”成本。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商流方面,需降低物流企业交易费和谈判费,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物流方面,推广类似于“家电下乡”的渠道,着力发展冷链物流运输,积极发展专业化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信息流方面,关键是物联网技术运用,如果实现信息化覆盖下的现代流通体系,可减少流通领域50%左右的费用。资金流方面,主要针对流通上下游企业融资,加快资金的流动性。
物流企业的盈利模式是:流通创造价值并分享利润。我国物流成本构成中,2009年运输费用占比达55.3%,保管费用占比32.8%,管理费用占比11.9%。根据《香港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的测算,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实行,能将存货量平均减少25%,将仓储和货运成本减少25%,将信息交流环节的成本削减20%。物流体系的发展,将可以节约20%-25%的物流成本,能够有效地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来源。
在物流产业链上,商品成交之前只有成本,没有利润。只有真正把产品出售给消费者,交易行为才会成立。一个企业赚10万元需要2万元的物流成本,而现代物流服务商通过提供更高效的物流组织服务或增值服务,只要花1万元,那么省下的1万元,就是物流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可以从中“分享”利润达成共赢。
关注流通主题投资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后中央会推出一系列扶持流通业发展的政策。目前,部分政策已经开始试点或执行。例如:税率方面营业税改增值税,大宗商品仓储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等。
流通会议召开将规范行业标准、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有望带动各部委的示范工程投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技术投资,有望推动物流设备、物流信息平台和物联网技术的直接需求,有利于农超对接和快递配送等行业发展。流通大会已经上升为主题投资,部分板块可能受此影响。
首先,掌握行业发展关键因素、拥有基础资源的仓储企业。涉及公司有中储股份(600787,股吧)、保税科技(600794,股吧);其次,具备雄厚资产实力,能够实现规模效应的运输企业。相关公司有铁龙物流(600125,股吧);然后从原始粗放过渡到高级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这类公司包括怡亚通、飞马国际(002210,股吧)、建发股份(600153,股吧);还有占据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流通环节的企业,例如农产品、航天信息(600271,股吧),以及零售环节异地复制能力强的企业,例如永辉超市(601933,股吧);此外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的快递公司,例如即将上市的中邮速递(EMS)和顺丰速递;最后冷链物流行业相关冷链设备制造商,例如烟台冰轮(000811,股吧)、大冷股份(000530,股吧)、中集集团(000039,股吧)和松芝股份(002454,股吧)等。
相关上市公司简介
中储股份(600787)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仓储物流企业,是目前行业中唯一拥有央企背景和全国业务的公司。中储股份主营仓储物流及物资经销业务,建立了遍布全国20多个省的仓储物流网络。庞大的仓储物流资源是公司核心要素,公司仓库共占地641万平方米,库房面积超过360万平方米,各类物流设备近1000台套,铁路专用线70多公里。仓储是物流的基础,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由于仓储重置成本高昂、资源性稀缺、地理位置重要,因此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仓储业务占地面积较大,受益于各地土地支持政策,仓储业和租赁业营业税税率高(5%),较大程度受益于增值税、营业税改革。
永辉超市(601933)
公司被国务院誉为中国“农改超”推广的典范,是中国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结合了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的特点。永辉拥有“专业买手”团队,生鲜研发中心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生鲜价格、生产周期等资讯,确保产品最优采购、适销对路。公司采取直接采购和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全国统采约占20%,直采约占76%,商品价格甚至低于农贸市场,永辉生鲜平均耗损仅有4%。公司积极推进物流中心建设,规模效应和跨区域复制优势有望逐步体现。
建发股份(600153)
中国最大商贸企业之一,立足海西,渠道发达。供应链和贸易盈利占公司半壁江山,公司供应链核心业务为7+2+1,即7项工业品、2项消费品和综合物流服务业务,2011年共实现营业额72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贸易额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3%。供应链管理业务盈利主要来自价差、利差、汇差和股权投资。公司市场网络逐步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张,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农产品等业务呈现良好态势。
铁龙物流(600125)
公司主营四方面业务:营口港(600317,股吧)沙鲅线货运、铁路特种集装箱物流、房地产销售和铁路旅客运输。中国目前铁路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占比仅2.6%,美国等铁路发达国家集装箱运输占比25%以上。铁路运输还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廉、经济辐射区域广的优势,多年来一直是大宗货物、大规模人流的有效运输工具。一般来说,双线铁路年最大运输能力是四车道一级公路的16倍,四车道高速公路的2-4倍。在运输成本高企的情况下,铁路运输将迎来较快发展。
怡亚通(002183)
中国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创始者和领军者。公司是专业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商,通过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形成囊括采购、物流、分销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广度供应链(采购、销售执行和仓储等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是公司目前最大业务,业务量占比超过80%,毛利占比为52%。同时该业务也是公司目前最为成功及成熟的模式。深度供应链业务是指公司从供应商采购货物后,将货物按客户的需求,配送到卖场、超市、门店等,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来源:上海强生搬场运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