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区域物流发展的政策导向
[ 时间:2012-12-11 09:21 点击: ]
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物资部门和交通部门对物流曲卫观念认识上固有的偏见,导致有关研究存在严重本位主义的局限性,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物流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本位主义使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区域物流失去了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优势,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
由于物流产业关联度大.在区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对物流产业的广泛关注,区域物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产业指导、分步实施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区域物流,并对区域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实施自成体系的区域性物流战略。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与规划,不断推出新政策和新的举措,大力推进区域物流的发展。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2002年,全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同年3月,经贸委明确指出要把物流业作为我国“十五”期间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并把物流项目首次列人国债贴息项目;国家发改委制定全国物流发展规划;科技部将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
2003年,国务院对全国政协提出的《现代物流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从体制、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强研究,提出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有效措施”。
2005年,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并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交通部出台《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4---2020年,以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目标,以区域公路水路交通一体化为主线,突出强调跨省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的布局衔接和功能互补,规划的实施将加速推动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进一步改进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创造有利的条件。
2006年3月,在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里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标志着现代物流作为产业的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认。
近几年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并已着手研究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与政策。
来源:上海强生搬场运输有限公司
上一篇:物流企业主体资格-强生搬场公司
下一篇: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